《出像經解》與晚明天主教的傳播特徵 何俊/羅群 《現代哲學》2008年4期第86~93頁 晚明天主教传入中国,利玛窦等第一批耶稣会入华传教士根据晚明中华帝国独特的传播环境,开创了一套适应主义的传播模式...
明清之际传入中国之西方生理学
作者:袁 媛(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 明末清初,随着天主教耶稣会士的来华传教,西方的解剖生理学开始传入中国。这是西方生理学传入中国之嚆矢。这一段历史,注意的人很少,因为那时的文献流传下来的很少,而且绝...
利玛窦的著作
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意大利马切拉塔城人。1582年8月入华,1610年5月11日病逝于北京,在华生活28年。利玛窦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奠基人,中国基督教之父,西...
疾病的隐喻:清前期天主教传播中的医疗文化
作者:张先清 ------------------------------------------------------------------------ 当代美国著名的作家和评论家苏珊·桑塔格S...
关于刚恒毅与中国天主教的本地化
http://www.wikilib.com/images/3/3f/CardCostantini.jpg 我曾经看过的一部描写已故的教皇约翰二十三世的电影里出现了刚恒毅这个人物。他和约翰二十三世是挚...
李贽与利玛窦
作者 何俊 选自《西学与晚明思想的裂变》第三章“以耶易儒或以耶补儒” --------------- 李贽乃是明末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出入于儒佛而不囿于两家,他的思想的批判性使阳明以后的晚...
梅谦立:欧洲传教士文献里的中国
【核心观点】 欧洲来华传教士的主要活动之一就是给欧洲写各类的文件、信函:致亲戚的私人书简,致各自修会及教会领导的年信及报告,面向欧洲知识分子的各类著作等。通过这些丰富的文献,我们可以理解他们眼中的...
与本地化共跳舞──回应闵兴业的神学反思
天亚社编按:本社二月下旬刊登了原道交流学会闵兴业的一篇论文后,华北河北神哲学院的刘大鹏修生也提出他的不同看法。全文如下: 与本地化共舞:对《廓清事实:神学本地化的基础性反思 ─—作为对戎利娜博士的...
天主教神学教育在中国的历史与发展研究报告
自古以来,来自中亚洲及欧洲的天主教传教士都希望在中国传教,以令世人认识基督的福音及获得救恩。首次到中国传教的是由景教徒于唐朝(618-907)时进行。经过多年来的尝试,终由利玛窦于明末(1582年)抵...
田童心:一个儒家基督徒的答问录
本答问录包含了笔者与多人在网上交流、课堂上切磋时的信仰观点概述以及此前一些重大论题的简明复述,稍加整理和充实。为了便于理解,某些观点的更加具体的理论展开和解释请参见拙著《神学的觉悟》、《儒家神学新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