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按照个人-群体-社区的顺序,考察了乡村基督教人神关系的建立、个体与信仰群体的互动以及教会在村落变迁中的位置和角色。 陈村教会个案说明,在遗传型信徒有限、自致型基督徒为主体的乡村教会,农民...
陈建明:《中国地方基督教的建构》(2013)
【摘要】:20世纪以来,五旬节-灵恩运动对基督教在欧美及全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在华基督教来说,该运动最重要影响是本土五旬节教派的兴起,对长期以来以西方宗派差会为主导的在华基督教格局来说,这种本...
杨世海:《撒种在荆棘》(2013)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研究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以及价值深度都是有必要的。目前,探讨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研...
黄昌渊:《中国古代基督教研究》(2013)
【摘要】:在世界基督教的历史中,依托于欧洲文明的西方基督教成为基督教史的主流,具有同样深厚渊源的东方基督教却在历史长河中湮没不闻。直到《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出土之后,西方世界才开始重新认识基督教在东方...
李静蓉:《元代泉州基督教石刻图像研究》(2013)
【摘要】:元代泉州(刺桐)是景教和天主教在东方的传教中心之一,有着丰富的宗教遗存。20世纪初以来,在泉州北门、东门等古城墙及其附近地段不断发现雕刻有十字架、天使、莲花、云纹等精美图案的基督教墓碑和墓盖...
田薇:《宗教性视阈中的生存伦理》(2014)
【摘要】:论文《宗教性视阈中的生存伦理——以基督教和儒家为范型》有两个主题性的思想元素,一个是理论的,就是构思一个关于“宗教性生存伦理”的基本观念和解释框架;一个是历史的,就是关于“基督教”和“儒家”...
博士论文:王硕丰贺清泰《古新圣经》研究(2013)
【摘要】:《圣经》是全世界流行最广的一本书,它在中国的翻译发展史源远流长。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圣经》汉译本是《古新圣经》,而且它也是最早的汉语官话《圣经》译本。此书成书于嘉庆年间,根据哲罗姆《拉丁通俗...
高华士:《作为科技史材源的耶稣会士安多1644-1709通信》(2014)
文章:“作为科技史材源的耶稣会士安多(1644-1709)通信” Noël Golvers , “The correspondence of Antoine Thomas, SJ (16...
汤开建:《雍正教难期间驱逐传教士至广州事件始末考》(2014)
TANG Kai-Jian汤开建, Yongzhengjiaonanqijianquzhuchuanjiashizhi Guangzhou shijianshimokao 雍正教难期间驱逐传教士至广州...
梅谦立:《晚明中国的文艺复兴教育》(2014)
《晚明中国的文艺复兴教育——关于耶稣会士高一志<童幼教育>的初步研究》,《广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总170 期),119-130页。梅谦立 Thierry Mey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