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鸣旦:历史文本的文化间交织——中国上古历史及其欧洲书写(2025.5.16)

ChineseCS
ChineseCS
管理员
1819
文章
0
粉丝
学术讲座评论24字数 445阅读1分29秒阅读模式

文研讲座378

历史文本的文化间交织

中国上古历史及其欧洲书写

钟鸣旦:历史文本的文化间交织——中国上古历史及其欧洲书写(2025.5.16)-图片1

时 间:2025年5月16日(星期五)14:00
地 点: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会议室
主讲人:钟鸣旦(Nicolas Standaert)
    比利时鲁汶大学汉学系 教授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邀访学者

主持人:肖清和
    北京大学哲学系 长聘副教授 

内容提要
十七、十八世纪,当传教士们发现中国历史的悠久程度远超欧洲和《圣经》记载时,欧洲人的历史观遭到了根本性撼动。本报告通过分析中国古代历史的中文、满文及欧洲文献,提出了一种早期的"文化间史学"案例——不同文明的历史文本在此相互交织。本次讲座聚焦于中国与欧洲学者如何诠释帝喾妃嫔诞育神异子嗣的故事。这些故事在中国典籍中衍生出纷繁的阐释体系,每一种解读都代表着独特的历史书写传统。它们展现了中国的经典诠释方法如何塑造了欧洲人多元化的解读路径。
主讲人简介
钟鸣旦Nicolas Standaert

钟鸣旦:历史文本的文化间交织——中国上古历史及其欧洲书写(2025.5.16)-图片2

鲁汶大学汉学系教授,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长期致力于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国基督教史、跨文化等研究领域,享有国际盛誉。主要著作有《礼仪之争中的中国声音》(2021)、《礼仪的交织:明末清初中欧文化交流中的丧葬礼》(2019, 2009)、《传教中的“他者”:中国经验教我们的事》(2014)、《杨廷筠:明末天主教儒者》(2002)、《可亲的天主:清初基督教徒论“帝”谈“天”》(1998)等。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