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韫瑜:香港浸会大学图书馆“基督教在华发展史”特藏介绍

CCSnet
CCSnet
管理员
1916
文章
0
粉丝
研究文章评论3字数 3688阅读12分17秒阅读模式

载《中国基督教研究》2023年第21期

网址:https://ccspub.cc/jrcc/article/view/33

黄韫瑜(香港浸会大学图书馆)

摘要:香港浸会大学图书馆在1996年建立”基督教在华发展史”特藏,内容主要涵盖基督新教在中国、香港、台湾和澳门的发展。文章介绍了该特藏的历史缘起、收藏范围、特色藏品、数字资源等。

关键词:浸会大学、图书馆特藏、基督教、中国、香港、教会历史、传教士

DOI:http://dx.doi.org/10.29635/JRCC.202312_(21).0007

在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矗立着一所浸信会在六十多年前建立的大学,其中历史、宗教哲学系的老师们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从事搜集基督教在中国发展的资料,经过几位教授的推动,香港浸会大学图书馆在1996年10月成立“基督教在华发展史”文献部 (Archives on the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in China),并在1999年7月与图书馆另外两个部门合并,成为特藏及文献组(下称特藏组) (https://library.hkbu.edu.hk/using-the-library/branch-libraries-and-special-collections/special-collections-archives/),而“基督教在华发展史”这个特藏 (下称特藏) 就成为新部门最重要的部分。这个特藏的文献数量从最开始只有百来本英文书,发展至今有已经超过八千五百种中外文图书和期刊,除此以外还有各种档案、视像资料和数字化资料等,欢迎世界各地的读者使用。

一、缘起

基督新教在华历史从十九世纪传教士马礼逊来华开始,这段历史至今还有着许多值得研究的地方,微观层面的研究包括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教派和差会的发展和活动,传教士的生平、成就和传教方式等方面,而宏观层面则包括中西文化撞击下中国社会、文化、教育、女性地位、医疗及社会服务等主题,以及中西外交、中国宗教政策的演变、西方汉学的发展等。

1990年代初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的史百川 (J. Barton Starr) 教授开展了马礼逊的相关研究,搜集了大量资料。他认为非常适合在香港建立一个有关基督教在华历史的特色馆藏,既可就近搜集国内资料,也能面向世界。于是他联同历史系同事李金强、黄文江,以及宗哲系的费乐仁 (Lauren Pfister) 诸位教授向大学建议成立文献部。犹幸大学方面鼎力支持,1996年文献部正式成立,至今已走过27个年头。

二、发展

文献部成立之初,所有馆藏只有史教授捐赠的资料。随着时间推移,文献部逐渐收到其他捐赠,更为有幸的是获得了Henry Luce基金的赞助,用于发展馆藏、添置数码化设备以及资助人员培训等。目前,特藏有藏书约八千五百种(含书籍、期刊、图像资料)。特藏发展方向除了西方新教差会来华的传教史之外,也扩大到中国大陆以及香港、台湾、澳门的基督教在二十世纪的发展状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关于香港本地教会发展的资料,在特藏中不难发现不同教会出版的刊物、周年纪念特刊、期刊杂志等,从中可以看到1949年前后基督教在香港的发展历史。总体而言,特藏的藏书以基督新教为主,无分宗派,亦有不少关于天主教的资料。因为香港浸会大学没有神学课程 (香港另设有浸信会神学院),所以馆藏都以历史、传记的范围为主,并不着眼于神学、灵修、释经等方面。特藏的增长主要依靠图书馆每年拨出的专项购书经费,此外也经常接受来自香港的教会和宗教界人士的捐赠。

除了书籍、期刊之外,特藏中还有超过两万件缩微资料,主要是海外不同差会的原始档案,包括北美浸礼会和国际性的传道机构等,目前有部分已经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特藏组也曾与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合作,精选它们馆藏中有关基督教在华历史的书籍,做成缩微资料加进特藏。另外,特藏组也搜集了一些个人手稿和书信,以及一些机构档案,其中很大部分都与基督教有关,在下面将作进一步介绍。

在千禧年开始之际,特藏组有幸得到美国耶鲁大学图书馆的资助,进行了为期六、七年的基督教机构文献数字化项目。进行项目合作的机构共十五个,五个来自台湾,其余则来自香港,它们都是规模较大的教会或出版社,包括香港圣公会、华人基督教联会、浸信会联会、基督教文艺出版社和台湾的校园书房等。通过该数字化项目,一千九百多种书籍、档案和七千六百多册期刊,都已上载到图书馆的网页供读者浏览或下载[1]。从2022年起文献部也把馆藏中的两百多种古籍数字化[2],并会在未来继续将所有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的书籍数字化,增加线上资源,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随着馆藏电子化,图书馆开始购置了大量与基督教有关的数据库。特藏组也利用一批来自香港友联研究所的剪报馆藏,在2004年制作并推出了“当代中国基督教发展剪报数据库”:https://digital.lib.hkbu.edu.hk/newsclipping/about.php#religion),收录了三万多篇报导,涵盖了1949至1976年间出版的中、港报纸上有关中国的宗教政策以及基督教、天主教在中国的发展状况。数据库还提供剪报的原文图像,方便读者使用。

近年来,特藏也开始加入电子书,为香港浸会大学的师生提供了便利,但对于大学以外的读者稍微造成不便,需要亲身到馆才能阅读。

三、特色馆藏

特藏组的“镇馆之宝”中与基督教在华发展史有关的包括以下几项:

君王版圣经。特藏中有一本非常特别的《新约全书》(委办本)。它是美华书馆受大英圣书公会(British & Foreign Bible Society)的委托在1894年印刷的。美华书馆位于上海,由美国传教士成立,是当时在中国最具规模的基督教出版社。

这本《新约全书》的封面制作精美,中有“救世聖經”的字样。扉页则注明由大英圣书公会送给花国香 (George W. Clarke) 牧师,页面下方亦附有手写的字句,显示该书在1918年9月转赠给花若兰 (Agnes H.L. Clarke)。花国香是一位内地会的传教士,在1875年抵达中国后便被派到不同地方传教。花若兰是他的女儿,也是一名内地会的传教士。

这本圣经最特别之处在于跟它同一版次的《新约全书》曾被呈献给清廷的慈禧太后作为六十岁寿礼,所以书内特别注明「君王版本」(Imperial ed.)。这本印刷极为精美的圣经是一位曾在香港浸会大学图书馆工作多年的退休项目顾问吴业立先生慷慨捐赠的。

新約全書. 美華書舘, 1894.

https://library.hkbu.edu.hk/record/?ID=alma991023637399703409&T=L

 

马礼逊墓碑拓本。马礼逊在1834年去世后,安葬在澳门的基督教坟场,与第一任妻子合葬。特藏组的Lady Ride Collection (https://archive.lib.hkbu.edu.hk/repositories/2/resources/4) 中有一份马礼逊在澳门的墓地上一块碑石的拓本。碑石是在1834年由“各国众友”所立,内容主要赞扬马礼逊的工作对西方人学习中文的帮助,称他为“万世不朽之人”。

香港长洲浸信会租约。特藏组藏有一份由香港长洲浸信会在2005年捐赠、非常罕有的清朝土地契约。契约的订立日期为光绪五年十二月九日,即西历1880年1月20日。土地契约一般属于私人档案,由清代流传至今并且与香港相关的档案资料非常罕见。长洲是香港的一个小岛,批出这份土地承租契约的是长洲的黄维则堂,承租人则为来自潮州府的商人吴亚景。黄维则堂在清末已经以长洲最大地主的身份负责管理长洲的土地租售、替政府代收地税等,一直延续到港英殖民地时代,直至1995年政府才修改法例,收回长洲所有土地业权,并对黄维则堂作出赔偿,当时也引起不少社会争议。

長洲浸信會所在地土地租約,1880. (https://library.hkbu.edu.hk/record/?ID=alma991026388592203409&T=L)

这份珍贵的档案是由长洲浸信会捐赠的,它是历史最悠久的香港教会之一。1843年美国浸信会传教士粦为仁 (William Dean) 在往返他在汕头和泰国两个传教点的旅途中在长洲靠岸,接触到当地的潮籍渔民。粦为仁便用他流利的潮州话向渔民传道,到了1851年更借用了一所民房作为信徒聚会之用。这间房子相信是契约中提到的「大灣無祀祠後邊屋地三間」当中的一间。这小小的一份文件可以令我们一窥长洲土地使用的历史、以及基督教早期在香港传播的一例。

 

此外,特藏组也收藏了不少与基督教有关的档案和图像资料。档案方面可分为机构和个人。机构包括港澳浸信会、浸信会出版社、中国女子传道会 (China Woman’s Missionary Union)和兴化布道年议会等。个人的手稿、文书则来自吴立乐(Lila Watson)、徐松石、施其乐(Carl T. Smith)、卫理信(Andrew Gordon Wilson) 、郭乃弘、Wayne Flynt 等,当中包括传教士、香港和外地的神职人员和神学、历史教授。这些档案涉及的时间、地点跨度较大,既有关于1949年前的中国,也有关于1980年代的香港,是香港的高等院校图书馆中比较罕见的馆藏。关于每种档案的详情,请参阅网上的档案清单 (https://archive.lib.hkbu.edu.hk/repositories/resources)。

至于图像方面,我馆收藏了由美国葛培理中心档案馆(Billy Graham Center Archives)捐赠、内地会传教士在1900至1930年代在中国不同地方拍摄的玻璃幻灯片共224张,呈现了当时中国老百姓的生活片段。下面是其中一幅。

Making braids, photographer unknown, between 1902 and 1905. https://bcc.lib.hkbu.edu.hk/artcollection/cim-l110

馆藏中也有不少明信片、海报和地图等,都跟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有关,是研究人员在学术性书籍以外的有趣补充。当中的明信片经常被传教士利用并作为传教事业筹款的宣传工具,让他们的本国人通过图像能认识遥远的中国,引起他们的兴趣及支持传教事业的热忱。图书馆已经将这些图像资料数字化,整合其他资料建立了一个线上的艺术馆藏(https://bcc.lib.hkbu.edu.hk/artcollection/),方便读者使用。此外,我们于2021年把艺术馆藏中四种资料上载至JSTOR网站,令它们能接触更多海外读者。上面提到的内地会玻璃幻灯片就是其中之一 (见https://www.jstor.org/site/hkbu/cim-missionaries/)。

四、服务

自“基督教来华发展史“文献部成立以来,它的定位是面向所有读者,不仅仅服务香港浸会大学的师生,也向大学以外的读者敞开门户。我们的读者经常来自世界各地,有的是亲临本馆,有的是通过网络、电子邮件甚至微信与我们联系。我们也都一视同仁,尽心提供服务。香港浸会大学之外的读者,如果计划亲自到本馆阅览,可以事先跟特藏组联系(libarc@hkbu.edu.hk),索取图书馆准入证,在指定时间内进馆使用馆藏资料。我们的阅览室提供缩微资料阅读器和文件复印、扫描设备等帮助读者,详情可参考本组网页 (https://library.hkbu.edu.hk/using-the-library/branch-libraries-and-special-collections/special-collections-archives/)。

未能亲身前来特藏组的读者,可以联系我们进行线上咨询,让我们代为寻找最适切的资料,需要时以有偿方式提供。

五、展望未来

如上所述,基督教在华历史的研究牵涉到很多社会、文化的议题,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这些议题都需要从新的角度进行研究,学者们亦需要发掘出新的观点和论述。特藏组将秉承宗旨,不忘初心,继续为读者搜集和数字化更多书籍、资料,并提供更方便的开放存取平台,服务各地读者。特藏组也衷心希望能与世界各地同样拥有关于基督教在华历史馆藏的图书馆和档案馆开展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打造更加全面的相关特色馆藏资源,为读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档案资料与信息服务。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collection “Archives on the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in China” in the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Library

WONG Wan Yu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Library)

Abstract: The Archives was established in 1996 and is a significant special collection in the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focusing on materials about the history of Protestant Christianity in China, Hong Kong, Taiwan and Macao. The article describes its history, collection, noteworthy items and digital resources.

Keywords: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Library special collection, Christianity, China

 

[1] 原有网址(https://sys02.lib.hkbu.edu.hk/libsca/pdcc/index.html) 上的资料将会陆续迁到新网址(https://julac-hkbu.primo.exlibrisgroup.com/discovery/collectionDiscovery?vid=852JULAC_HKBU:HKBU&collectionId=81415978800003409)

[2] https://julac-hkbu.primo.exlibrisgroup.com/discovery/collectionDiscovery?vid=852JULAC_HKBU:HKBU&collectionId=81467579220003409

继续阅读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